本刊特约

  • 北京中小学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新赛道与新策略——“京八条”的意义、特点、实施困境与应对策略

    毛振明;李海燕;陈帅;陈璐;向静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2025年2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简称“京八条”),引发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北京市中小学在落实“京八条”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困境,但也出现了新赛道,需要把握“京八条”的特点与意义,逐步进入体育工作新赛道。“京八条”的特点与意义:1)是根据教育强国战略要求补齐学校体育短板出台的政策;2)具有全国引领意义、兼具前瞻性与超前性;3)其中虚实结合的“虚措施”有待教学改革实践进一步推动细化;4)贯彻落实过程中需要平衡与传统体育教育目标导向之间的矛盾;5)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工作标准与专业能力要求;6)需要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充满教育智慧与创新精神;7)超越中小学体育场地时空局限,促进家校社形成一体化体育与健康共育机制;8)将推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系统性改革;9)措施内涵持续变化并不断丰富。“京八条”为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开辟的新赛道包括“挤时间“”丰内容”“及全员”“提质量”“求精准”“结队友“”增动力“”盘资源“”优管理“”谋新局”,在步入新赛道过程中,当前面临着实施困境,应采取应对策略。

    2025年03期 v.37 233-243+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2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时代我国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进展、问题和发展——基于北京市学校体育“京八条”的思考

    魏玉琴;常渊博;张俊杰;刘海元;

    破解体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以《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政策精神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新进展和主要问题。研究后认为,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师资队伍持续建设,课程改革和体育活动不断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体教融合及家校社协同机制日益健全,学校体育整体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然而,区域发展不均衡、健康理念落实不到位、体育锻炼时间保障不充分、教学内容多样化不足、学校体育评价刚性不足和牵引力不强、家校社协同推进不力等问题依然突出。未来应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逐步增加体育锻炼时长、提升体育锻炼质量和效果、广泛开展体育赛事活动、完善学生体质监测评价、加强体育工作条件保障。

    2025年03期 v.37 244-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体育强国建设/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

  • 我国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林俊;汪流;

    青少年体育发展事关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建设,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高度关注的问题。以中共十八大以来发布的有关加强青少年体育的政策为基础,以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从系统布局、体教融合、创新驱动、素养提升4个维度分析了我国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经研究认为,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困境:1)学校体育政策执行效率不高,教学质量提升乏力,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学校体育夯基功能不足;2)学训矛盾依然突出,赛事整合不充分,竞技后备人才协同培养不畅,体教融合不彻底;3)家庭协同治理缺位,体育社会组织协同能力不足,协同治理效能不高;4)资源配置不均,青少年体育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由此提出:强化学校体育育人功能,持续夯实青少年体育发展根基;深化体教融合,打造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赋能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应对策略。

    2025年03期 v.37 253-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多元主体协同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陈林会;

    多元主体的有效协同是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多元主体协同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经研究发现,多元主体协同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是指各主体在青少年体育发展中形成多元参与格局、良性互动关系、良好合作秩序、系统性发展合力;科学的定位分工、有效的资源配置、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实现多元主体有效协同的关键。多元主体协同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面临着体制机制不健全、联结关系松散、保障条件有待优化等困境;差异化目标和利益诉求、青少年体育发展主体的路径依赖、组织自强与外部激励双重缺失、青少年体育发展政策不完善等是导致相关困境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应优化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明确各主体发展青少年体育的职能、搭建主体协同联动平台、促进主体发展能力提高、完善青少年体育治理的法规以提升多元主体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协同水平。

    2025年03期 v.37 264-27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8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体卫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的关键要素与实践路径——基于社会行动理论的视角

    燕凌;孙璞;

    青少年健康促进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关乎国家的未来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青少年群体仍面临多重健康风险与挑战,反映了现行健康治理模式在治理机制、资源配置、行为引导等方面的不足。以社会行动理论为分析框架,聚焦体卫融合在青少年健康促进方面的功能逻辑与实践机制,明确其关键要素及相互关系。针对体卫融合实践中存在的跨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健康目标不清晰、资源与服务供需错配、健康文化建设不足等现实问题,要推动体卫融合从理念倡导走向实践探索,完善多元主体协同的行动秩序,提升系统整合效能;建立渐进性健康目标体系,确保目标引导的连续性与层次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服务供给质量,增强供需适配性;加快健康知识传播与加强健康文化建设,提升青少年的健康认知水平与健康行为能力。

    2025年03期 v.37 273-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体育治理与体育产业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武术国际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首都体育学院的个案分析

    张长念;李刚刚;丁传伟;

    新文科建设对武术国际推广人才培养单位提出了新要求。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首都体育学院的武术国际推广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经分析认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武术国际推广人才培养单位要主动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积极应对科技手段的变化,立足武术国际推广的中国化,继续推进武术推广人才培养过程的国际化。首都体育学院围绕武术国际推广人才的培养构建了中外理论融通的新培养体系,践行国内与国外学生融合培养、境内与境外实践实习并举、国内育人平台与国外教学资源相整合的理念;通过“五融合”与“三融入”开创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辟了“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境内社会实践平台+境外社会实践平台”的立体式、全方位协同的社会实践育人新路径。

    2025年03期 v.37 285-291+300+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6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我国民办高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设置的演变历程、时代特征与未来趋向

    沈潇湘;韩会军;

    运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我国民办高校设置的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演变历程,分析其时代特征与未来趋向。结果显示,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民办高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设置可以分为萌芽期、缓慢发展期、初步规范期和深化完善期4个时期,呈现出专业布点数持续增加、专业结构趋同化、科类结构呈现多类型高校不平衡分布等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民办高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设置将出现以下几个趋向:1)新兴本科专业增加,交叉融合学科本科专业出现;2)结合地域优势和对接产业需求设置体育学类本科专业;3)国际化办学特色将会凸显。

    2025年03期 v.37 292-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与体育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相关关系——基于空间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

    邓卫权;岑聪;詹新寰;

    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的44个有代表性的体育企业为数据采集对象,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与体育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该政策促进试点城市的样本企业提高2.00%的新质生产力水平,且不只影响试点城市的样本企业,也影响其邻近城市的样本企业,这一相关关系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样本企业数字化创新在这一相关关系中产生了35.5%的中介作用;在该政策的影响下,样本企业新质生产力由我国内地东南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扩散,且地理分布范围日益扩大。上述研究结论不仅可以加深对体育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认识,也为扩大“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推行范围提供了依据,还为体育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参考。

    2025年03期 v.37 30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冰雪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中外文献的评析

    张宇飞;范高荣;贾浩杰;王恒;

    冰雪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但是关于冰雪旅游的现有研究呈现泛化特征,应予以关注。在中外文核心数据库中检索了相关文献,通过提取信息及进行质量评估,最终选取399篇文献作为分析对象,运用文献计量法等方法对所选文献进行分析,以概念辨析-特征归纳-脉络梳理-框架构建-提出展望为逻辑主线,从冰雪旅游的概念、冰雪旅游研究的演变脉络、冰雪旅游研究的主题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评述,并构建了“理论-前因-行为-后效”(TABC)框架。经分析发现:国内外有关冰雪旅游的文献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外文文献的主题主要有刺激旅游需求、全球气候变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研究的主题体现出了冰雪资源开发→冰雪产业融合→冰雪产业升级的演变脉络。外文文献对冰雪旅游的研究受产业实践和游客行为影响较大,以定量研究和案例分析为主;中文文献对冰雪旅游的研究受政策和体育赛事的影响,研究视角从宏观分析逐步转向微观探究。最后从冰雪旅游的主题拓展、理论整合和方法创新3个方面提出研究展望,以期推动冰雪旅游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

    2025年03期 v.37 315-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体育与健康中国

  • 脑力疲劳对男子业余足球运动员的30-15间歇跑测试的有氧耐力表现的影响

    杨威;陈婷;廖开放;卢晓文;许文鑫;黎涌明;

    目的:探究脑力疲劳(MF)对足球运动员的30-15间歇跑(30-15_(IFT))测试的有氧耐力表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对照实验,22名男子业余足球运动员以随机、平衡的顺序执行间隔≥48 h、时长为45 min的Stroop任务(MF诱导,实验组)和观看情绪中性视频任务(对照处理,对照组),受试者执行每次任务后参加30-15_(IFT)测试进行有氧耐力表现评估。主要记录受试者在执行任务前后的脑力疲劳分数(VAS-MF)、动机(VAS-MO)、布鲁奈尔疲劳分数(BRUMS-F)、布鲁奈尔活力分数(BRUMS-V),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平均心率(HR_(ave)),执行任务后的大脑努力分数(VAS-ME),以及30-15_(IFT)测试过程中的主观疲劳度(RPE)、平均心率(HR_(ave))和峰值心率(HR_(peak)),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执行任务前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均为p>0.05),执行任务过程中的HR_(ave)(p=0.031),执行任务后的VAS-MF(p<0.001)、VAS-ME(p<0.001)和BRUMS-F(p=0.006)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实验组的30-15_(IFT)有氧耐力表现测试的力竭时间、力竭速度和最大摄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力竭时间:p=0.034;力竭速度:p=0.03;最大摄氧量:p=0.029);实验组在30-15_(IFT)测试前的动机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脑力疲劳诱导时间影响心率、主观疲劳度的主效应显著;脑力疲劳干预方式影响主观疲劳度的主效应显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主观疲劳度均随脑力疲劳诱导时间延长而增强(p<0.001)。结论:MF会使男子业余足球运动员的30-15_(IFT)测试的有氧耐力表现水平降低。

    2025年03期 v.37 328-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冬季两项长距离比赛致胜因素比较与备战策略研究

    王润极;张茜岚;刘野;

    目的:为我国完善冬季两项训练与备战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结果:1)挪威、法国、德国的样本运动员在参加冬季两项IBU杯系列赛长距离比赛时获得好成绩的比例高于其他国家;2)中国样本运动员越野滑雪速度保持能力和冲刺能力低于外国样本运动员,且射击命中率低、射击区域停留时间长、射击节奏不稳;3)中外样本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具有相似性,但体脂率和去脂体重有一定差异;4)中外样本运动员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3个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差别;5)中国和外国对冬季两项运动员的心理监测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在评估方法上同中有异;6)中国样本运动员更重视基础巩固阶段的射击训练,外国样本运动员的训练计划更强调以赛代练。结论:1)在冬季两项后备人才选材、训练方法和手段、国际合作等方面可以借鉴挪威、法国、德国的有益经验。2)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要弥补滑雪能力短板,改善有氧耐力,强化转换区域专项技术,提高射击精度。3)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应对标外国世界级冬季两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从运动营养着手,加强肌肉功能训练,把握冬季两项的专项特征,调整体能训练,加强射击心理训练干预。此外,我国应完善冬季两项运动员体能监测体系和冬季两项运动员心理监测手段。

    2025年03期 v.37 339-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2025年《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栏目设置及选题指南

    <正>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落实关于教育、科技、体育等方面的指示精神,推动中国自主体育知识体系研究和体育科技创新,促进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服务体育学科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5年栏目设置和选题如下(选题包含以下但不仅限于以下)。

    2025年03期 v.37 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智能体育与健康(英文)》刊物介绍

    <正>Intelligent Sports and Health (ISSN 3050-5445)是由首都体育学院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支持,与Ke AI公司合作出版的智能体育领域的国际多学科交叉期刊。期刊简介:《智能体育与健康(英文)》是一本经过同行评审的国际跨学科期刊,致力于推进运动、医学和工程领域的交叉创新。该期刊旨在通过发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原创研究论文、综述文章和案例研究,促进高水平的运动表现和身心健康。刊物主要专注于计算机视觉、运动智能设备、运动大数据、运动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

    2025年03期 v.37 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投稿系统调整公告

    <正>尊敬的专家学者:为更好地服务各位专家学者,本刊已对现行投稿系统进行了升级,2025年5月1日正式启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新投稿网址:http://sdtyxyxb.magtechjournal.com。2.作者投稿请重新进行注册。3.审稿专家账号为原审稿登录邮箱(详见邮件提示)。4.已投稿件查询:自2025年5月1日起,旧网址(http://btsf.cbpt.cnki.net)只接受部分正处在审核或编校阶段的稿件查询,不再接受新投稿件。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编辑部电话:010-82099033;邮箱:stxb@cupes.edu.cn。

    2025年03期 v.37 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25年《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正>期刊简介:《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于1989年创刊,现为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获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科技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荣誉称号。《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秉承首都体育学院“以挑战者精神拼搏创新”的校训,服务于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及体育学科发展,主要刊登体育学及体育学交叉学科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力求反映体育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新思想、新发现、新进展,传播和积累有益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育科学技术和体育文史知识,并力争打造一流体育学术交流平台。

    2025年03期 v.37 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8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