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技创新

  • 体医工融合视角下多源数据驱动的全民科学健身智能服务关键技术与应用

    周志雄;张晋喜;朱蔚莉;何明;

    随着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全民科学健身的服务需要提升质量。在分析体医工融合视角下多源数据驱动全民科学健身智能服务的内涵与数据关系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全民科学健身智能服务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健身安全性的公共体育场所危险事件AI识别技术、健身有效性的健身行为精准监测与智能指导技术、多源异构健身数据交换融合和共享技术、健身数据的隐私安全保护技术等。

    2025年02期 v.37 11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电竞人工智能的数据污染风险与治理规则建构

    刘福元;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其赋予电子竞技的辅助训练、辅助裁判、智能播报等多项功能在逐步增强。然而,人工智能在促进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数据污染风险,如无用的玩家数据可能会降低角色AI的有效性,过时的赛况数据可能有损智能播报的时效性,伪造的执裁数据可能会影响智能裁判的公正性等。面对这些风险,最为主要的应对之策应是基于法律和政策构建数据治理规则,从数据结构化、数据筛选和建构数据治理体系3个阶段分别建立标注类型规制、数据筛选规则、前置标准布控等多项机制,使采集到的电竞数据具有可用性,并增强其通用性,以及可以从中提取出满足特定条件的数据子集,最终通过电竞数据治理规则实现数据污染风险的全方位防范。

    2025年02期 v.37 125-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体育强国建设

  • 中国武术在新发展阶段“走出去”的时代机遇、现实困境与疏解路径

    王继生;丁昊阳;丁传伟;

    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传播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对中国武术在新发展阶段“走出去”的时代机遇、现实困境、疏解路径进行了学理性阐释。经研究认为:中国武术在新发展阶段的“走出去”在国家战略引领、“一带一路”倡议赋能、融媒体时代路径转型的时代机遇中,存在着媒体传播环境复杂多变、受众需求缺乏分类、内容浮泛单一、传播媒介各行其是、媒介传播乱象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中国武术在新发展阶段“走出去”的疏解路径:消除体育交流与合作壁垒,营造有效的媒介传播环境;细分传播媒介受众,精准传播武术类运动项目文化;根据受众需求,精准推广武术类运动项目;合力推动中国武术“走出去”,统筹协调武术文化传播主体;优化评估机制,持续创新传播方式。

    2025年02期 v.37 134-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媒体基于数字技术平衡日常生活与体育参与的新路径

    黄黎新;

    体育赛事与媒体相伴而行,媒体不仅以自身影响力逐渐塑造着体育赛事的基本面貌,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方式。依据媒介进化理论、身体现象学理论、场域理论等展开研究,分析后认为:体育生活化方式与体育活动同步历经了符号化、媒体化、虚拟化演进过程,体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被逐渐区隔为体验化实践与刻写实践,2种实践分别处于体育场域和传播场域,体育场域中的主体性身体观与媒介传播场域中的工具性身体观的分野,导致了2个场域之间关于时空、社会关系、身体方面的资源竞争。“道器合一”是立足媒体数字技术迭代推动场域深度融合,并促进受众平衡日常生活与体育参与的一条新路径。

    2025年02期 v.37 14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自行车运动员锁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方法探索:提早重返比赛的个案报告

    崔新雯;赵鹏;

    锁骨骨折在自行车运动员中有较高发生率和较长恢复时间。研究旨在探索一种以渐进性和整体性为原则的康复训练方法,预防非损伤部位的去适应退化,确保损伤部位安全康复,为运动员提早重返比赛提供参考。一名19岁国家队场地自行车短距离项目运动员在训练中摔倒导致锁骨中外1/3交界处骨折,疼痛值数字评分量表为9分(10分制),伤后3 d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康复训练为期4周,涵盖肩关节功能训练、有氧训练、力量训练、核心稳定训练和专项训练,逐步从功能重建到体能恢复再到专项运动表现恢复。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程度(NPRS评估)、上肢功能评分(DASH评估)与肩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评估);次要观察指标为重返比赛时间、运动表现及运动恐惧程度(TSK评估)。结果:1)术后4周,NPRS评分从7分降至0分,DASH评分从30分降至4.2分,Constant-Murley评分从26分升至79分,TSK评分从39分降至33分,均高于最小临床差异值(MCID);4周随访后,各项指标进一步改善至NPRS评分0分、DASH评分0分、Constant-Murley评分100分、TSK评分25分,并在1年后保持稳定。2)运动员术后4周重返全国场地自行车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结论:以预防非损伤部位去适应退化和损伤部位安全康复为核心的康复训练方法,能够有效促进自行车运动员锁骨骨折术后的恢复,使其在最短时间内重返赛场。

    2025年02期 v.37 148-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体育与健康中国

  • 改善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最佳运动方式与剂量研究

    程美超;张瑞林;

    目的:系统评估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干预效果与最佳剂量。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常用的数据库,纳入32项研究(n=8 804),采用“RevMan5.3”与“Stata16.0”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1)视力改善效果方面,改善静态视力以户外运动最佳(98.7%),其次为操舞类运动(53.2%)、体育游戏(41.2%)、球类运动(25.0%)及联合干预(6.5%),球类运动(85.5%)与户外运动(85.4%)对动态视力改善效果相近,而户外运动(81.0%)在眼轴调控方面优于球类运动(72.6%)。2)剂量效应方面,最低有效剂量为每周2~3次[SMD=0.23,95%CI(0.15,0.30)]、单次30~40 min[SMD=0.01,95%CI(-0.08,0.10)]、持续6~12周[SMD=0.04,95%CI(-0.03,0.11)],最佳运动剂量为每周6~7次[SMD=0.56,95%CI(0.33,0.78)]、单次41~60 min[SMD=0.26,95%CI(0.21,0.32)]、持续21~36周[SMD=0.40,95%CI(0.24,0.56)]。结论:操舞类运动、体育游戏、球类运动、户外运动及联合干预均可改善儿童青少年近视,其中户外运动与球类运动效果最佳;建议儿童青少年优先选择这两类运动,每周至少进行2~3次运动,每次30~40 min,持续6~12周,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个体情况适当增加时长或频率,可进一步提升近视改善效果。

    2025年02期 v.37 155-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从体育课到休闲时间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的探索:基于自我决定理论

    朱姣;毛志雄;

    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世界难题。很多研究以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展开探讨。可以认为,在儿童青少年的体育课、校内课外体育活动与校外休闲时间阶段分别为其提供自主支持(需要支持)的策略,儿童青少年可以获得更积极的身体活动体验,不同情境下对应的主要支持者不尽相同。同时,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提供的自主支持(需要支持)可以通过身体活动自主动机的传递影响儿童青少年校外休闲时间的身体活动,这其中的潜在机制可能是跨情境模型。建议:1)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继续完善不同情境下的需要支持策略;2)在后续研究中充分考虑性别差异;3)继续探讨不同情境中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的机制,探析其中的关键变量。

    2025年02期 v.37 164-171+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联合优于单独:信息干预对大学生锻炼意愿和行为的促进

    高琳;高淑青;张洁琪;张连成;

    目的:通过单次干预和长期干预2个子实验,探讨不同信息框架干预对大学生锻炼意愿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1选取大学生102名,对被试进行4(信息框架:正性、负性、联合、对照)×2(信息注意偏好:正性、负性)的设计,评估锻炼意愿在信息干预前后的变化。实验2选取大学生52名,采用2(组别:信息干预、对照)×5(干预周期:基线、6周、8周、10周和12周)混合实验设计,明确干预周期与锻炼行为之间的量效关系。结果:单次锻炼相关的信息干预能增强大学生锻炼意愿,且正负性联合信息干预的效果最佳,信息注意偏好未能调节信息干预对锻炼意愿的影响,锻炼风险认知在信息干预与锻炼意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长期联合信息干预对大学生锻炼行为量有显著的改善效果,6周的干预已能达到最优效果。结论:对大学生进行锻炼意愿和行为的信息干预时,可以首选正负性联合信息进行干预,同时适度提高大学生锻炼风险认知水平,对其锻炼意愿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在联合信息干预周期剂量选择上,每周3次、6周的联合信息干预即能较好地促进大学生的锻炼行为。

    2025年02期 v.37 172-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体育活动对男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影响:自我接纳和心理困扰的链式中介效应

    李国梁;李玲;方程;倪嘉成;吕前华;孙笛洋;

    目的:探讨体育活动对男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影响,以及对其自我接纳、心理困扰的链式中介效应,为制订强制隔离戒毒期间的药物成瘾者康复训练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自我接纳量表(SA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复吸倾向问卷对395名男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在链式中介模型中,体育活动对复吸倾向的总预测效应为-0.234,其中的直接预测效应为-0.113,总的间接效应为-0.120,均达到了统计学意义;2)体育活动对复吸倾向的间接影响分别由自我接纳的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053,效应占比为22.80%)、心理困扰的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048,效应占比为20.70%)和自我接纳-心理困扰的链式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019,效应占比为8.00%)组成。结论:体育活动可以直接影响男性戒毒人员的复吸倾向,也可以通过自我接纳或心理困扰的中介作用影响男性戒毒人员的复吸倾向,还可以通过自我接纳-心理困扰的链式中介作用的间接路径达到影响男性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效果。

    2025年02期 v.37 180-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数字素养对中老年人体育锻炼参与的影响及机制: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分析

    宋娜梅;崔俊红;万勇;张凶;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2020年微观数据,从家庭层面分析数字素养对中老人体育锻炼参与的影响及其机制。经研究发现,数字素养的提升能促进中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通过更换估计方法、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问题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素养对中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更明显,中年人比老年人更明显,中老年男性比中老年女性更明显,中学学历中老年人比小学及以下学历中老年人和大学及以上学历中老年人更明显。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素养提升可促进家庭收入增加和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可以间接影响中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据此提出建议:加强居民数字素养教育,鼓励中老年人积极参与;营造老年友好型数字生态环境,优化数字体育资源与服务;完善数字体育基础设施,组织开展数字体育活动。

    2025年02期 v.37 191-199+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国际视野

  • 域外职业体育领域中“道德条款”的应用分析与经验借鉴

    张俊雅;宋俊潼;

    职业体育领域的“道德条款”的科学设置和规范应用,可以为促进体育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系统梳理了域外职业体育领域应用“道德条款”的演进脉络与存在的问题。经分析认为,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通过引入“道德条款”,有效发挥其言行约束、风险分配、损害补救等机制作用,以此预防和规制运动员的道德失范言行。然而,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随着该条款适用范围的扩大,其应用主体愈加多元,规制内容不断扩充,条款表述日趋模糊化,暴露出处罚比例失衡、失范言行界定模糊、隐私信息保护不足等问题。由此提出建议,我国在应用该条款时应发挥多元主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厘清条款规范的言行边界,细化处罚标准,增设“反向道德条款”和“追回条款”,以促进体育道德规范和运动员权益保护的平衡。

    2025年02期 v.37 200-207+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体育治理与体育产业

  • 体育消费试点政策对城市社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

    尹钰潼;白胜超;王兆红;胡若晨;

    体育消费是扩大内需、促进体育经济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引擎。选取我国290个地级市在2014—2022年的面板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我国体育消费试点政策对城市社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从应用结果发现:1)体育消费试点政策增强了城市社会经济韧性,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PSM检验后依旧成立;2)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体育消费试点政策对城市社会经济韧性的增强主要依靠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就业效应实现;3)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城市在推行体育消费试点政策时呈现出差异化特征,体育消费试点政策对城市社会经济韧性的增强作用在大型城市和东部城市更明显。建议持续推行体育消费试点政策,充分发挥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就业效应的中介作用,关注体育消费试点政策对增强城市社会经济韧性的区域异质性。

    2025年02期 v.37 208-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县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数字化成熟度评估研究

    李远洋;陈家起;高奎亭;

    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简称为“健身设施”)数字化建设是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对健身设施数字化建设程度展开评估成为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阐释健身设施数字化概念内涵和健身设施数字化评估意义的基础上,借鉴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模型的结构要素和成熟度等级,以县城为切入点,构建了以数字化就绪度、数字化实践度、数字化绩效度为基本维度,包含7个关键过程域、15个子过程域和4个数字化成熟度等级的健身设施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模型,并通过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破解全民健身设施数字化建设评估难题提供方法和工具。

    2025年02期 v.37 220-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25年《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栏目设置及选题指南

    <正>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落实关于教育、科技、体育等方面的指示精神,推动中国自主体育知识体系研究和体育科技创新,促进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服务体育学科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5年栏目设置和选题如下(选题包含以下但不仅限于以下)。

    2025年02期 v.37 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25年《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正>期刊简介:《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于1989年创刊,现为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综合评价扩展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案源期刊”,获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蜜例库优秀科技潮刊”“全国高校精品牡科期刊”荣管称号。《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乘承首都体育学院“以挑战者精神拼搏创新”的校训,服务于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及体育学科发展,主要刊登体育学及体育学交叉学科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力求反映体育及其相关领城研究的新思想、新发现、新进展,传援和积累有益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育科学技术和体育文史知识,并力争打造一流体育学术交流平台。

    2025年02期 v.37 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