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李奥;柳鸣毅;孔年欣;敬艳;高颖;高宝;
面对我国基层体校总体规模下降及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等问题,以京山市体校改革为案例,以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需求及基层体校转型发展要素为切口,深入分析基层体校发展的现实壁垒,系统探索推动基层体校转型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内在逻辑。经研究认为,促进基层体校转型发展需要实现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资源供给、运行机制等多维度要素融合;形成文体双优办学新模式、构建后备人才选育新体系、优化办学资源配置新路径、激发后备人才培养新活力;其核心理论运作逻辑体现为以刚性法律法规构建基层体校转型发展框架,以柔性治理方式优化基层体校转型发展环境,以高效培养机制畅通基层体校转型发展流程,三重驱动我国基层体校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2024年04期 v.36 407-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9K] [下载次数:9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国锋;杨献南;毛永强;汪普奎;李文意;陈钧;
校园篮球与职业篮球青训的融合是新时期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旨在解决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充分发挥篮球项目的育人功能,提升中国篮球的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平。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理清两者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审视当前融合的困境,提出深度融合的推进路径。经研究认为,当前校园篮球和职业篮球青训的融合存在融合机制不健全、培养目标不统一、保障体系缺失、学训矛盾凸显等问题。提出以体制融合为驱动、以目标融合为导向、以资源融合为支撑、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的行动方针,统筹规划两者融合的顶层设计、育人体系、育人动力及育人模式,进一步推动校园篮球和职业篮球青训的深度融合,构建国民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新格局。
2024年04期 v.36 416-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4K] [下载次数:1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亚伟;冯甜;
目的:从错误监控视角探究运动员的动作预期错误监控与脑活动的认知调节机制。方法:40人[优秀组(一级篮球运动员)和新手组(非篮球专项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观看不同判断时间点(出手阶段、上升阶段、高点阶段和下落阶段)和投篮结果(命中与未命中)的投篮视频,进行投篮结果预期及错误意识水平报告;同时记录并分析被试判断正确率、判断确信程度、P3、N400、ERN及Pe成分的潜伏期和峰波幅。结果:优秀组在投篮动作的早期阶段对命中情况的判断正确率更高,对未命中情况的判断正确率更低,判断确信程度与判断正确率呈正相关关系;优秀组的ERN峰波幅显著大于新手组,P3峰波幅有大于新手组的趋势,在未命中情况下的N400峰波幅更大,在命中情况下的Pe峰波幅更小。结论:1)运动经验可以提高运动员的错误监控能力,且优秀运动员的动作预期错误监控的时程表现在动作执行的早期阶段;2)优秀运动员的错误监控能力在行为特征和认知神经变化2个方面均显现出优势,且错误监控能力的强弱会影响动作预期的绩效;3)优秀运动员的错误监控行为可以调节运动经验对动作预期绩效的影响过程。
2024年04期 v.36 426-434+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3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