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京律;杨抒奕;
目的:探究创新程度(突破式创新与渐进式创新)、上市时间距离(较近时间距离与较远时间距离)与调节聚焦类型(促进聚焦与防御聚焦)对智能可穿戴设备广告效果(广告态度、产品态度、购买意向)的影响。方法:采用2×2×2三因素组间实验设计。通过3次预实验(n=150)筛选实验刺激物。主实验通过在线问卷平台向中国一线城市居民发放问卷,筛选后得到有效问卷240份(8个实验条件各30份)。使用多元协方差分析控制“智能可穿戴设备熟悉程度”,检验各变量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得出如下结果。1)多元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创新程度与调节聚焦、时间距离与调节聚焦交互效应显著。2)简单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突破式创新性智能可穿戴设备,促进聚焦类型广告的效果显著于防御聚焦类型广告的效果;对于渐进式创新性智能可穿戴设备,不同类型调节聚焦广告的广告效果无显著差异;对于促进聚焦类型广告,较远时间距离上市产品的广告效果更显著,但是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对于防御聚焦类型广告,时间距离的影响不显著;未发现创新程度、时间距离与调节聚焦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广告效果上存在显著的三元交互作用。结论:1)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创新程度是调节广告信息有效性的关键,即推广突破式创新性智能可穿戴设备时,宜制作促进聚焦类型广告;2)时间距离与调节聚焦存在匹配效应,但该效应较为复杂,较远时间距离上市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促进聚焦类型广告的潜在优势值得关注。
2025年04期 v.37 375-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王晓贞;张松奎;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中国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面临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的迫切需求。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质性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中国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智改数转”的瓶颈及其突破路径。经研究发现,尽管体育用品行业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在自主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管理模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仍面临挑战。质性研究揭示,“智改数转”推动企业决策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企业组织结构向柔性化演化,员工角色从操作者向赋能者转变。最后提出,通过加强自主技术创新、优化成本核算、强化资金支撑、变革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管理模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以及构建业态可突破“智改数转”瓶颈。
2025年04期 v.37 388-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余喆;张小林;陆元兆;
新质生产力是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了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基于我国20个省份在2015—2022年生成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以及空间溢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影响机制。分析结果显示:1)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数字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显著影响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2)区域创新能力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在新质生产力影响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中介效应;3)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且该效应变化呈现出“U”型非线性特征;4)某一地区的新质生产力能显著影响该地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但对其相邻地区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以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5年04期 v.37 401-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佘玉欣;陈希;贾灵娟;薛涛;
了解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形成机制对促进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在海南省选择了2个分别以体育旅游和观光旅游为主的海边游览区作为问卷发放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探究体育旅游者和观光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游憩体验偏好、地方依恋对环境责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游憩体验偏好对地方依恋有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恋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2)体育旅游者的游憩体验偏好和地方依恋对其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更显著,体育旅游者的游憩体验偏好对其地方依恋的促进作用比观光旅游者更显著,体育旅游者的地方依恋在其游憩体验偏好影响环境责任行为时产生的中介作用比观光旅游者更显著;3)8个内生性因素形成了3条体育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组态路径、6条观光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组态路径;4)体育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主要表现为主动型情感驱动机制,观光旅游者则主要表现为更为复杂的多元驱动机制。
2025年04期 v.37 414-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7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